儿童剧去粕存精亟待市场发力

文章来源:黄山文明网发布时间:2017-07-17 12:47:00点击:
春节加寒假,孩子们有了更多观剧时间,于是各地儿童剧的演出也掀起了高潮。中国儿艺在北京演出了《小蝌蚪找妈妈》《东海人鱼》《小飞侠彼得·潘》等精品剧目,深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但各地仍有一些粗制滥造的儿童剧在一些小剧场里上演着,不但没使孩子受到艺术的熏陶,反而让孩子学会了一些坏习惯,引起了家长的忧虑。(2月3日 《光明日报》) 

  儿童剧体现的是纯真心灵下的故事,从儿童的思维方式、情感角度和理解能力出发,采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进行生动演绎,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与活泼、明快的情节向他们剖析严肃的主题,进行美的感染,并藉此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积极的创造精神,帮助建立基本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儿童剧对于舞台表现能力、艺术的纯真性和准确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给儿童观看的剧目本应是千锤百炼、匠心营造的。但如今一些粗制滥造的小剧目悄然钻入市场浑水摸鱼,不仅舞台布景简单、服装道具粗陋、演员表演低级,还存在随意改编、过分互动、剧情掺水以及成人化、剧情化、套路化等一系列问题,不但没有起到儿童剧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反而对儿童产生误导甚至做出错误示范,直接影响到行业口碑,拉低了儿童剧在家长和儿童心中的印象分,对整体行业的发展百害无一益。让儿童剧去粕存精已经势在必行。市场的问题应该交给市场解决,必须要发挥出市场的自净能力。 

  要多出精品,多排佳剧,让良币驱逐劣币。当前家长和儿童对于儿童剧的热情日渐高涨,但市场上真正的精品剧目却捉襟见肘,虽有一些正规剧团也用心编排了一批精品剧目,但总体上依然存在故事性缺乏、同质化严重、内容老旧、粗制滥造等问题。要让儿童剧真正焕发光彩,必须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先练好内功,无论是何种级别和实力的剧团,都应该树立对于艺术的坚守和崇敬,在编剧、排演、舞台、道具等方面都要用真心、下功夫,拿出实打实、高质量的剧目来回馈观众,既为整个市场赢得好口碑,也给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积累扎实的观众群体。 

  要抬高门槛、优胜劣汰,形成一盘活水。目前儿童剧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投入少、风险小,甚至认为儿童剧是“小儿科”,好糊弄,于是一些民营剧团便挤进来分一杯羹,有些演出公司和广告公司也组织一拨人马攒起了儿童剧。这些剧团和公司不少都不具备专业资质,打着儿童剧的幌子,实际上只能编排一些劣质内容来糊弄圈钱。必须要太高市场准入门槛,建立相关的资质审核关口,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净化儿童剧的生存土壤,不能让草台班子毁了大戏园子。 

  儿童剧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观念塑造非常重要,优质的儿童剧能够让孩子受到艺术的熏陶,也能培养正确看待事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儿童剧演出一片蓝天,我们共同期待!(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