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拿高科技作卖点孩子们买账吗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发布时间:2017-07-13 12:22:20点击:
      “观众席会有人工降雪,大家不要穿太贵的衣服哦”、“双层幕3D多媒体技术, 怪兽 可能就在你身边”……如果告诉你,上面两句是儿童剧的宣传语,是不是有点惊讶,这年头连儿童剧都这么先进了?!

没错,这是今年8月即将在杭州演出的多媒体科幻探险儿童剧《地心游记》的卖点,满满的高科技元素。

事实上,高科技、多媒体,确实已经成了近几年国内儿童剧的发展趋势,按照一位演出商的话来说,以前都是木偶、人偶,“现在不想办法跟高科技沾点边,都不好意思去宣传。”而从杭州这两年暑期档的儿童剧来看,挂着“高科技”招牌的项目占比同样不小。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终究是促进票房的噱头,大多数家长还是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内容好不好,有没有教育意义,才是关键。”

会下雪会变气味

儿童剧拿高科技作卖点

严佳男今年5岁,去年看了西班牙3D交互创意儿童剧《嗨!大鲸鱼》之后,缠着爸妈一个问题问到现在,“舞台上没水,那条鲸鱼是怎么游来游去的?”

主打3D效果的《嗨!大鲸鱼》,去年在浙话艺术剧院演出后,引起不小反响,有家长还在幼儿园群里讨论这部剧,“舞台效果确实好,关键是逼真”。

随便一搜,从2015年到现在,各种挂着“3D”、“高科技”、“多媒体”前缀的儿童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各个剧场。

仅杭州一座城市,就有《阿拉丁神灯之沉睡精灵》、《嗨!大鲸鱼》、《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十多部“高科技儿童剧”。

都是怎么玩的?

以《嗨!大鲸鱼》为例,运用“舞蹈艺术语言和3D立体影像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创意交互”。严佳男的妈妈描述,就是“感觉各种海洋生物漂浮在眼前”。

还有今年3月在广州演的科幻剧《海底两万里》,特效组成员Jack告诉记者,为了呈现最好的3D动画效果,他们特地请来了曾为BBC制作专题片的导演。色彩斑斓的珊瑚丛、巨大凶猛的章鱼……整个剧场就是一个深海世界。而每一场,都有被吓哭了被抱出去的小观众。

8月份要在杭州魔方剧场演的《地心游记》,则会在观看过程中营造“漫天飞雪”的效果。主办方还特别提醒——“请家长和小朋友不要穿浅色衣服和名贵衣服。不过人工降雪无毒无异味,不会过敏,尽管放心。”

这还不算,去年在重庆,甚至出现过“4D嗅觉高科技儿童剧”。这部由法国原创的《玛丽糖果屋》,有4种不同气味会在演出中变化,让孩子能感受到“森林”、“海洋”等不同的味道。

家长最看重的

还是剧本身的教育意义

遥想十年前,儿童剧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的阶段,木偶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再往后,人偶剧逐渐占据主流市场,白雪公主、丑小鸭、匹诺曹历险记等经典剧,几乎每年都会翻排无数次,但还是能吸引一批又一批孩子走进剧场。

如今的“高科技外衣”,既是时代发展的进阶性产物,更多的还是营销噱头。“出新”的意义,还是为了票房。

对于演出商来说,打高科技牌,成本上升是必然,所以要么提高票价,要么增加场次摊薄成本。对比2010年和2016年,杭州的儿童剧平均票价上升了大约200元,固然有物价变化的因素,但像3D制作、等离子投影等新玩意,对制作方来说同样是“迫于形势”的投入。
        尤兴华是浙江大船文化的总经理,公司现在每年平均能在全国做到400场左右的儿童剧。即便如此,尤兴华还是很焦虑,忙着联络最顶尖的声光电制作团队,“只有不断自主研发出最有新意的东西,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不过,对于家长们来说,倒也不是完全吃“高科技”的套路。

“剧本好不好,台词怎么样,有没有教育意义。我们不会因为一堆天花乱坠的高科技宣传语,就盲目买单。”一位家长说。

所以对于儿童剧的制作方来说,打磨一个好IP,似乎是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