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匮乏、投机剧团制约儿童剧发展

文章来源:北艺发布时间:2016-04-15 11:36:10点击:

暑假期间,儿童剧纷纷在各剧院献演。记者调查发现,本土的儿童演出市场近年来不断升温,今年不仅小伙伴剧场、中福会马兰花剧场等老牌院团推出了各种儿童剧演出,还有不少演出也正被陆续引进,并且受到了欢迎。

  记者从淘票网上看到,7月和8月短短两个月中,有45部左右的儿童剧演出。

  而透过热闹的儿童剧舞台,背后隐藏的不仅是近几年逐渐商业化的儿童剧催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还有种种问题。

  本版撰文 记者 杨汶

  年龄断层严重 大龄儿童无暇观看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如今的儿童剧观众中,大多数都是一些学龄前儿童,很少能看到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的身影,这就意味着儿童剧还存在严重的年龄断层现象。

  “其实,初中高中的孩子,有很大的需求。他们希望有精神的寄托,但童话这些东西,大孩子已经不喜欢了,甚至他们会觉得土,他们希望自己看到的东西很酷。目前的儿童剧针对的都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初中生、高中生来说,没有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看的戏。”曾有一名老师这样对记者说。

  而记者曾在某演出现场就目睹,一个9岁的小男孩小王一边看着儿童剧一边在皱着眉头,“这些故事我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去看?”而在台上,主持人和底下的小观众们互动,“孩子们,三只小猪的房子盖好之后怎样了?”底下孩子齐声答道:“被风吹走了。”让主持人一脸尴尬。

  曾经从事过儿童剧编剧的赵先生也表示,国内儿童剧制作更关注教育,看戏就一定让孩子被灌输个道理,但大龄孩子的心智相对发展较成熟,以说教的形式灌输只会让他们感到反感,“相比之下,国外的制作思路是更多娱乐,开拓想象力。他们也有真善美的道理,但不是强加灌输。置身国外的儿童剧院,全是笑声,而且,年轻人也都进去看。”

  质量良莠不齐 “投机”剧团打乱市场

  可以说,儿童剧市场是逐渐升温的,但问题是,很多小剧团或者文化公司看到儿童剧投入小、风险小,所以都纷纷跳到这一个锅里抢饭吃,排出的戏质量不是很高,甚至出现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其他优秀的戏,这也是一些本土儿童剧遇到瓶颈的原因。

  李先生向记者谈到前阵子带着女儿去看一部“白雪公主”题材的儿童剧,至今都很气愤,“白雪公主大概只出现了几分钟就消失了,接下来的剧情不知道在演什么,感觉很受骗。”

  曾为多部儿童剧进行推广工作的杨先生向记者介绍,其实,目前市场上经营最为惨淡的剧团基本上都是“投机”型的。他解释,所谓投机型剧团,是指只看到儿童剧外表的蓬勃,并没有周全的剧作计划和精锐班底,而只为投机赚钱的剧团。“很多剧组专门出来骗钱,捞一笔就走。这样的戏投资都很小,我知道最低的有1500元一场卖给演出商的,只要包演员‘吃住行’加运送道具费就行。”

  而据了解,这种剧团通常没有自己的创作,而正是以《白雪公主》等公开剧目作为演出的唯一脚本。

  儿童剧《成长的烦恼》的主演孙小姐也告诉记者,目前之所遍地《白雪公主》、《灰姑娘》等迪士尼题材的剧,是因为这些剧不仅已经被观众熟知,而且还不用买版权。“很多剧团基本上名字都不改,而有些胆子小一些的则稍微改下名字,如《海的女儿》,就改名为《金色小人鱼》,《白雪公主》就改为《毒苹果的故事》等。”

  孙小姐还气愤地说,“演员减少,道具使用差一些都能降低原来的成本,第一次观众可能会去看,但市场上这样的演出越来越多,再加上它们几乎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色和创意,观众就不会再来第二次,这样就打乱了市场,让家长们觉得儿童剧都是一些粗枝烂叶。”

  好剧挣钱不易 薄利多销才能实现盈利

  其实,要制作一部好的儿童剧,成本是很高的,儿童剧《我的朋友是机器人》编剧卢先生就告诉记者:“一部儿童剧牵涉到很多道具,要动用大量的舞美设计,这种人力物力上的支出,使得一个小剧场的戏往往动用到相当于大剧场的资源。一部全国巡演的儿童剧投资一两百万元是很正常的。”

  而在演出时,人员车费、道具运输以及演职员食宿等,成本费用每场也要高达4.5万元左右,据卢先生推算,每场演出票价必须订在90元左右,才能收回成本。

  儿童剧的报价大多在60—80元左右,成本如此之高,票价也没法提升,那儿童剧一般如何去运营呢?卢先生透露,靠的还是多场次演出,薄利多销才能维持收入。“所以一部儿童剧的演出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它排出来之后可以不断地演,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演一次,通过时间累积效益。”

  此外,企业的资助也是确保儿童剧不亏本的方法之一,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戚经理则向记者透露,目前儿童艺术剧场还是主要依靠一些企业的赞助,而该场馆的冠名方某汽车公司更是长期的赞助对象,“这也确保了我们能把更多的公益场提供给小朋友们。”

  难以留住人才 编剧演员转行多

  儿童剧赚得少,工作人员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儿童剧这个行业如果不是有充分的热情,便很难坚持下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剧就向记者透露,儿童剧创作花费时间多,报酬却很低。比如中福院儿童剧院所付的稿费每部一律是1万元,而一位编剧用同样的时间一般可写20到30集电视剧,一集的稿费是5000元到1万元,两者差距高达10到20倍。

  他还认为,儿童剧本看起来容易,但是其实很难写,“我们都很难体会现在孩子们特殊的想法和行为。儿童文化消费的日趋多样化常常让我们无从下手。”记者也了解到,中国所有院校的戏文系中,也没有一个是专门对口培养儿童文学作者的。

  此外,合格的儿童剧演员也越来越少,《成长的快乐》主演孙小姐表示:”“儿童剧对演员要求都很高,演员不仅需要能歌善舞,还要能理解儿童的心理。演员排练苦,待遇却不是很高,很多人都跳槽走了。留下的很多都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经验谈

  延伸产业链

  致力于儿童剧的上海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石经理坦言,公司的盈利方式不一定放在儿童剧演出上,而是做一些线下活动。例如,与全国部分的城市广场合作,以此盈利来支撑儿童剧的运营。

  而杭州某剧场的负责人黄小姐则在今年推出了2013年杭州儿童戏剧年卡,让孩子在一年中可方便地看到十部不同的儿童剧;另外,她还在剧院给小朋友开生日会,或让小朋友在剧里客串角色,并且正在找各个企业,联系年底的企业年会演出。

  除了儿童剧,北京儿艺也在延伸产业链,拓展经营业态。例如与国家话剧院合作,出品话剧《四世同堂》,参与举办《波切利》演唱会等。另外北京儿艺还推出儿童剧衍生产品,包括玩具、书籍、动画等。此外,儿艺还推出了自己的艺术体验馆,以儿童剧演出结合游乐、早教、才艺培养等,是儿艺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新尝试。

  拉动家长也享受其中

  一个好的儿童剧,不仅让小朋友们乐在其中,还会让家长看得也过瘾。正在上海儿童艺术中心上演的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剧目就将年龄定位在3—99岁。剧场还利用三层蛋糕舞台,以及演员吊威亚上天入地等先进技术让家长们也直呼精彩。

  真正实现公益化

  台湾知名儿童剧团纸风车剧团借由所有艺术资源发挥公益的价值,还曾于2011年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坚持不拿任何官方辅助,只靠民间的捐款,花费5年时间,一步一脚印地完成319个乡镇的演出。

  剧团艺术监督暨总编导李永丰表示,无论是在国家大剧院还是在台湾的阿里山上,剧团都是以剧院舞台的标准演出,让乡下小孩看到最美的表演。

  “简朴”也能创造优秀

  这里说的简朴绝对不是指粗制滥造。和国产儿童剧动辄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演员阵容相比,外国儿童剧团更多走“小而精”路线。之前英国贝斯特剧团来沪演出的《小蚂蚁勇闯昆虫岛》全团只有7人主创班底,其中登台的演员只有4人。

  但就是这四名演员,在50分钟的演出中串演起了12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全场演出毫无冷场脱节之感。